5月14日晚,衡阳市衡阳师范学院东校区演艺厅内灯光璀璨,一场以“铸魂育人守初心 匠心筑梦展风采”为主题的学工队伍职业风采展暨学生工作颁奖典礼拉开帷幕。这场活动不仅是学校辅导员队伍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,更是近年来该校以创新驱动辅导员队伍建设、深耕“立德树人”使命的生动缩影。从体制机制改革到育人生态构建,衡阳师范学院以匠心之笔书写了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奋进篇章。
体制机制创新:构建闭环体系,激活队伍动能
如何破解辅导员队伍发展中的“职业天花板”难题?衡阳师范学院以“党委统筹—制度护航—协同育人”的闭环体系交出答卷。
在顶层设计上,该校对标教育部要求,制定专门办法和激励保障机制,细化完善《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》《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细则》,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“双线”晋升要求,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。近三年,共有11名辅导员通过教师职称与管理职级并行晋升,实现职业发展“双轮驱动”。
制度革新则贯穿队伍全周期管理。《辅导员谈心谈话制度》《学生情况排摸制度》等8项制度织密工作网络,“3+X”考核体系以思政教育、学风建设、心理育人为核心指标,辅以创新创业等个性化指标,形成“选拔—培养—考核—发展”的完整链条。学校评选的“十佳辅导员”中,既有深耕心理危机干预的“守护者”,也有打造网络思政爆款的“创新达人”。
平台矩阵的搭建更显硬核实力。10个辅导员工作室、16个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思政驿站,年均开展活动120余场,成为育人主阵地。近年来,学校辅导员斩获“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”等省级荣誉5项,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4项,国家级、省级奖项累计65项,育人品牌集群效应凸显。
能力培养创新:分层分类赋能,锻造育人尖兵
“谈心谈话如何直击学生内心?危机干预怎样快速破局?”在衡阳师范学院的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现场,这些问题被转化为真实案例的实战演练。学校连续三年举办大赛,210人次参赛,题目100%源自真实工作场景,成为检验能力的“练兵场”。
围绕专业化发展需求,学校构建了“阶梯式培训体系”,年均10期素质能力提升训练营夯实基础,22场辅导员专题培训凝聚共识;科研反哺实践环节,校级思政专项课题及案例征集孵化了《辅导员叙事案例库》等成果,29篇省级优秀案例脱颖而出,应用于辅导员岗前培训后满意度达98%。
更令人瞩目的是“浸润式”能力拓展。通过“情境模拟—故事创编—场景演绎”三阶培训模式,辅导员在“幸福学工沙龙”中锤炼本领;3名辅导员赴基层挂职锻炼,将实践智慧带回校园;跨学科团队“辅导员+专业教师+学生骨干”的协作模式,则让育人工作更具专业深度。
育人实效创新:浸润式思政,书写时代答卷
在衡阳师范学院的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,“学生社区文化艺术节”“津梁讲堂”等活动年均举办超百场,2万余名学生通过“榜样人物风采展示宣传栏”感受朋辈力量;线上,“衡有思享”“述往思来”等辅导员工作室及易班网发布年均200余条原创内容阅读量突破50万次,并斩获全国易班共建高校“十强”。
成果转化更显社会价值。“学业预警干预模型”推广后,学校危机事件处理效率提升40%;“衡阳地区辅导员协同发展联盟”的成立,让经验辐射至区域高校;6场跨校研修活动、省级全员培训的承办,彰显了衡师模式的示范效应。
“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引路人,更是青春的同行者。”正如典礼上诗朗诵《榜样·衡师》所传递的,这支队伍用匠心与热爱,在立德树人的征程中镌刻下鲜明印记。从《荧光舞》跃动的青春光影,到《相亲相爱一家人》的温暖合唱,这场风采展不仅展现了衡阳师范学院辅导员队伍的蓬勃朝气,更昭示着这支“铸魂育人”先锋队将继续以创新为帆,在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浪潮中破浪前行。(通讯员 许若霏)
新闻链接:https://m.voc.com.cn/xhn/news/202505/29423302.html
编辑:张瑶、乔申岩 责编:许若霏 审核:黄懿